联系方式:400-125-2653 欢迎来到微玩物

六臂玛哈嘎拉

微信图片_20250720175624.jpg

 

历史渊源

 

六臂玛哈嘎拉源自印度教湿婆神的忿怒相,后融入佛教密宗体系。公元7世纪随佛教传入西藏,被藏传佛教奉为最高护法之一。据藏密经典记载,其形象为观音菩萨因悲悯末法众生苦难,从心间“吽”字化现的忿怒相,兼具大悲与威猛之力。11世纪由印度成就者夏瓦立巴传承心咒,后经香巴噶举祖师琼波朗觉弘传,成为藏地核心护法。

 

 

文化地位

宗教地位:位列“三根本护法”之首,是萨迦、格鲁、香巴噶举三大教派共尊的出世间智慧护法(已证佛果),区别于未解脱的世间神灵。

 

职能象征:身负息灾、增益、怀爱、诛邪四大事业力,司掌降魔、财富、中阴救度,尤以破除修行障碍与贫困著称。

 

艺术表现:唐卡与造像中,身色黑蓝(表空性)或纯白(财神相),六臂持钺刀(断烦恼)、骷髅碗(盛智慧)、吐宝鼠(赐财富)等法器,足踏象头财神(降伏贪吝)。

 

 

佩戴寓意

1. 除障护道:獠牙怒目震慑邪魔,化解外障(病厄、小人)与内障(贪嗔痴);

 

2. 财富增益:左手吐宝鼠钩召三界财富,助事业丰足,破“财富即罪业”迷思;

 

3. 中阴救度:临终现身指引解脱,免堕轮回怖畏。

 

  

文化影响

藏历年末寺院举行为期七日的“玛哈嘎拉法会”,僧人闭关诵经祛除旧岁灾障。大昭寺、大藏寺等圣地视其为“活护法”,供食时必留专属份额,体现人神共生的信仰传统。

 

六臂玛哈嘎拉以忿怒相包裹彻骨悲心,从印度战神蜕变为雪域至高护法,凝缩藏密“以威猛达慈悲”的修行智慧,至今仍是信徒抵御魔障、丰盈资粮的精神依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