尸陀林主
》历史渊源
尸陀林主源自印度佛教密续体系,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后融入藏传佛教。其形象由胜乐金刚(嘿如嘎)化现,旨在警示众生生死无常。据《要行舍身经》记载,汉地隋朝前已有“布施尸陀林”的葬俗,藏地则发展为天葬仪式,由尸陀林主统辖八大寒林(如东方暴虐寒林、西北啾啾寒林等弃尸圣地)。
》文化地位
1. 宗教地位:
作为胜乐金刚与空行母的不共护法,位列宁玛派九大护法之一,守护尸林修行者及天葬场。
象征佛教核心教义“诸行无常”,以白骨相破除众生对肉身与财富的执着。
2. 社会功能:
掌管八大寒林(空行勇父/母聚会处),庇佑“坟墓瑜伽”修行者,助其观无常、积资粮。
》形象特征
• 双身白骨相:夫妇二尊无血肉,踏海螺与贝壳起舞,男尊持人骨棒(摧灭嗔恚)、托颅器(盛空乐智慧);女尊持宝瓶与果穗。
• 象征元素:五骷冠表成就悉地,般若火焰表智慧破愚暗。
》佩戴寓意
1. 破除执念:时刻警醒生命无常,远离对名利、肉身的贪著;
2. 消灾增益:驱邪避灾(尤防仇敌盗贼),增财富福寿,转凶兆为吉;
3. 修行助缘:护持中阴解脱,为修持卡雀玛空行母法门者扫除障难。
尸陀林主以惊悚白骨相承载最深慈悲,从印度葬场走入雪域信仰,成为生死教育的永恒图腾。其舞姿提醒众生:繁华终归骷髅,唯放下执念方得解脱大乐。